南網貴州電網運用“大瓦特”助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
清晨的烏蒙山脈間,在500千伏高壓線上,AI無人機正以毫米級精度掃描著絕緣子。另一邊,在南方電網貴州銅仁供電局的智慧大屏上,160座變電站運行數據實時動態呈現……這幅充滿科技感的畫面,是南方電網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運用“大瓦特”人工智能大模型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生動寫照。
作為我國電力行業首個自主研發的行業大模型,南方電網“大瓦特”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在貴州落地40個應用場景,覆蓋電力生產、調度、服務全鏈條,成為推動貴州電網能源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引擎,可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可靠、更智能的用電服務。
數字賦能
重塑電力生產新范式
在貴州電網智能作業中心數據加工部總經理李瑾的屏幕上,5.5萬千米輸電線路狀態一覽無余。曾經需要20人耗費3天時間分析的百萬張巡檢照片,如今“大瓦特”僅用0.4秒便能處理一張。1.6萬套可視化終端與AI無人機編織的智能巡檢網,讓隱患識別準確率達到99.02%。這種變革不只體現在數字上,更讓巡線工人從險峻山路的跋涉中解放出來,實現了無人機翻越苗嶺侗寨,數據流編織智能電網的智慧巡檢新模式。
變電站的智能蛻變同樣令人矚目。在銅仁供電的運維變革中,5383臺視頻終端與11萬個自動巡視點位將160座變電站巡檢時間從800小時壓縮至2小時。銅仁供電變電管理一所副總經理張翅形容:“這就像給每座變電站配備了永不疲倦的電子醫生。”截至目前,系統已自主發現設備缺陷587項,避免事故27起,使當地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降至1.83小時。在這背后,是78套北斗終端、240套在線監測裝置和119項發明專利的技術支撐,展現著貴州電網人的創新智慧。
與此同時,新能源消納的精準鑰匙握在AI氣象預測手中。依托“大瓦特”體系構建的高精度新能源發電預測模型,貴州電網構建了智能電力平衡體系,實現源荷精準平衡和高水平新能源消納。截至目前,貴州電網新能源消納率達97%,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。
科技惠民
繪就用電服務新圖景
技術突破最終要轉化為民生福祉,在夯實技術底座的基礎上,貴州電網將創新成果持續轉化為服務效能。
服務升級彰顯人文溫度。走進南方電網貴州貴陽供電局城北營業廳,工作人員加緊對智能客服助手“爽小電”做最后的調試。這款字典覆蓋率達91.8%的智能客服助手,能在30秒內回應“階梯電價怎么算”“增容流程怎么走”等問題。城北營業廳班長陳曲說:“簡單問題交給AI,員工就能專注解決復雜需求。”智能客服助手“爽小電”重點圍繞用戶辦電的一系列需求,可提供電費查繳、用電報裝、用戶電話號碼及身份信息修改、停電查詢等服務,提升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。
基層減負換來服務提速。南方電網貴州畢節供電局的“數字員工”將搶修工單簽收時間從155分鐘壓縮至10分鐘內,閉環及時率提升23個百分點。“數字工具為咱們減了負,服務群眾的底氣更足了!”畢節供電配網綜合班作業員楊登強開心地說。通過自動監測工單狀態、智能推送超時提醒,基層員工每天可節省出3小時的統計時間,全部投入到故障處置中,讓群眾的用電難題得以快速解決。
國電中星作為一家專業的電力檢測設備廠家,密切關注國家核電以及電力相關行業的發展與動態,了解更多訪問國電中星官網:www.afc-holcroft.com.cn。
上一篇:新疆綠電送滬總量突破20億千瓦時
下一篇:海南首條電力過江隧道全線貫通